荸荠主要分为野生类型和栽培类型。野生类型:叶状茎较细、较矮、球茎较小。栽培类型:叶状茎较粗、较高、球茎较大。栽培类型的荸荠品种其植株形态很相似,其球茎底部有凹脐和平脐之分,因此又将栽培类型分为平脐荸荠和凹脐荸荠。平脐荸荠的肉质较粗,渣多但淀粉含量高;凹脐荸荠的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,味甜,渣少。
荸荠算水果,但它也是一种水生类蔬菜。荸荠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,既可做水果生吃,又可做蔬菜食用,其营养较为丰富,具有“地下雪梨”的美誉,它所含有的磷元素在根茎类蔬菜中较高,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荸荠的原名为“凫茈”,“凫”指喜欢在水中浮游的野鸭,而“茈”则通“紫”,古时一般指野鸭爱吃的紫实,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,这个名字渐渐被人们所遗忘,其发音经过几次声转之后化作了“荸荠”,所以荸荠之名由此而来。
晾干储存:将荸荠洗净后晾干,装入袋中后放在干燥、通风的地方,一般可以储存较长的时间。冰箱储存:将荸荠洗净后晾干其表面的水分,然后用保鲜袋包裹起来放入冰箱中保鲜即可。真空储存:将荸荠洗净晾干,然后将其装入真空袋,抽出里面的空气后即可保存较长的时间。
一般情况下,荸荠在每年的冬季期间(12月份至来年的3月份)采收上市,具体上市时间取决于荸荠的品种。早水荸荠,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种植,立冬前后进行采收。伏水荸荠,一般在每年的7月份种植,冬至前后进行采收。晚水荸荠,一般在每年的7月下旬种植,小寒之前进行采收。
荸荠在我国的产地较多,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,它是临桂、阳朔、灵川、兴安等地方的特产。荸荠主要分为野生类型和栽培类型,野生类型的荸荠其叶状茎较细、较矮,且球茎较小;栽培类型的荸荠其叶状茎较粗、较高,其球茎较大。
在温度、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,将荸荠埋在土里后一般可以存活。荸荠喜温、喜湿,但不耐寒,适合种植在底部的固体土壤中,而种植在顶部软土中的土层深度一般为22厘米左右,这不仅能让荸荠加快生长,还能防止其茎干被深钻,而且它的发育规模也将大致相同。
荸荠的顶端较钝或近急尖,有多数花,在小穗基部有2片鳞片,中空无花,其余鳞片全部有花,开花后一般松散地呈复瓦状排列,且呈宽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顶端钝圆,长3-5毫米左右,宽2.5-3.5毫米左右,颜色一般为白色,花果期一般为5-10月份。
荸荠一般开白色的花。荸荠的顶端较钝或近急尖,有多数花,在小穗基部有2片鳞片,中空无花,其余鳞片全部有花,一般松散地呈复瓦状排列,且呈宽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顶端钝圆,长3-5毫米左右,宽2.5-3.5毫米左右,颜色一般为白色,花果期一般为5-10月份。
将新鲜的荸荠用清水冲洗干净后,去掉外皮和边芽,然后放入盆内,用菜刀将其切碎,直至颗粒如玉米粒般大小;将颗粒放入打浆机中,加入适量的清水,将其打成浆状;过滤时,边冲少量的清水,边用手摇晃布袋,使浆液流出,然后在浆液中加入少量清水,搅匀后,沉淀24小时;将荸荠湿粉放在太阳底下晾晒数日,直至干透即可。
荸荠变黄了一般可以将变黄的部分削除后食用,同时也可以将其放入水中浸泡进行隔氧保存,但是要注意不能浸泡过久。荸荠中含有一定的淀粉,削皮之后比较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,导致其发黄、发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