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麦草变黄可能是锈病造成,主要发生在茎秆上,少部分发生在叶片和穗部上,整株会变成褐黄色或深褐色,孢子成熟后会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。锈病防治可在播种前用0.3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,叶片长出后用20%三唑酮乳油、25%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喷施。
第一次收割黑麦草时一般不需要看高度,第二次及以后待其长到30-40厘米左右的高度时即可收割。黑麦草一般在播种40-50天后即可收割第一茬,并且无论长势好或坏都必须收割,但要注意第一次收割时留茬不能低于1寸,以后看牧草的长势情况,每隔20-30天收割一次,且留茬也不能低于1寸。
黑麦草种植温度为13-20℃,当温度低于5℃或者高于35℃时会出现发芽困难的现象,在我国南北方冬季气候温度差异较大,只要达到黑麦草的播种温度要求,冬天就可以播种,但播种时间以秋收后10月末为佳。
黑麦草可以青储。黑麦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具有细弱的根状茎,秆有3-4个节,且基部的节上长有根,其叶舌长约2毫米,叶片呈线形,长5-20厘米左右,宽3-6毫米左右,叶片较柔软,有时具有叶耳。
黑麦草鹅能吃。黑麦草营养价值高,富含蛋白质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其中干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5%以上,且叶多质嫩,适口性好,是一种优质的鹅饲料原料,可以在拔节至孕穗期间刈割,直接切碎喂食,或打成浆拌料喂食。
黑麦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7°C以下。黑麦草喜欢温凉湿润的气候,宜在夏季凉爽、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生长,当气温为10°C左右时能较好的生长,而气温达到35℃时则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。
喜欢吃黑麦草的动物有牛、羊、马等动物。黑麦草是一种较为优质的牧草,也是禾本科牧草中可消化物质含量较高的牧草之一,经常被以单播或与多种牧草混播的方式种植,而牛、羊、马等动物尤喜欢种有黑麦草的混播草地,对其投喂黑麦草不仅能提高增膘长肉的速度以及提高产奶量,还能节省一定的精料。
黑麦草长的相对较高,其高度一般为30-90厘米左右。黑麦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具有细弱的根状茎,秆有3-4个节,且基部的节上长有根,其叶舌长约2毫米,叶片呈线形,长5-20厘米左右,宽3-6毫米左右,叶片较柔软,有时具有叶耳。
黑麦草需要浸种24小时左右。黑麦草在种植前浸种可以使种子萌发,也可以使它在播种后更容易生根发芽,还可以促使后期更好的生长。黑麦草种子在浸种时可以挑选无虫洞、完整的种子,用清水冲洗后,再放入50度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,捞出后即可播种。
黑麦草在冬季温度高于5℃的地区会生长,低于5℃的地区不会生长,且温度达到零下18℃时会发生冻害。黑麦草比较喜欢温凉、湿润的气候,适宜在夏季凉爽、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生长,生长适宜温度为10-27℃,高于35℃时会生长不良。
黑麦草的花期一般为5-7月份。黑麦草的根状茎较为细弱,秆上有3-4个节,基部的节上长有根,其叶舌长约2毫米,叶片呈线形,长5-20厘米左右,宽3-6毫米左右,叶片较柔软,有时具有叶耳;花序一般为穗形,一般直立或稍弯,长10-20厘米左右,宽5-8毫米左右。